首页

女王调教资源

时间:2025-05-23 10:47:40 作者:普京:俄罗斯决定在俄乌边境设立安全缓冲区 浏览量:36041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张钰惠)3月8日,“两高”报告出炉。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家庭暴力、彩礼纠纷等婚恋议题引发关注。

  “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牟林翰案”位列其中。据报告介绍,牟林翰凌辱同居女友致其自杀,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确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须以家庭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司法规则。

  报告显示,2023年,最高法发布两批反家暴典型案例,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明确恋爱、同居遭遇对方暴力,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

  今年全国两会上,家暴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翼城县北关小学教师李慧表示,家庭暴力并不是简单的“家务事”,更不是法律所不能及的“隐秘的角落”。检察机关支持家庭暴力受害者提起离婚诉讼或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并非介入普通的婚姻家庭纠纷,而是通过履行民事检察职能,表明反对家庭暴力的鲜明态度,既有利于引导家庭暴力受害者依法及时维权,也是通过法治手段有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有效预防家庭暴力,我国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检察机关探索反家暴监督办案,通过能动履职激活反家暴治理机制。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一对新人在婚姻登记处留下合影。刘忠俊 摄

  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到,针对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增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最高法制发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依法遏制高额彩礼。

  今年2月1日,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新规针对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后“闪离”等情形彩礼纠纷如何处理加以明确。新规施行以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对彩礼问题建言献策。

  由于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的出现,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增加。全国人大代表于莉提出建议,加强移风易俗日常监督,指导村级组织认真落实移风易俗相关措施,督促婚庆、殡葬等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及时纠正不正之风。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书记,我深感农村通过普法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谈到一件在法院法庭调研时了解到的案件,该案是由高额彩礼引发的婚姻家事纠纷。案件办完后,法庭会同村委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一起商讨将婚嫁新俗写进村规民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听取了法庭的建议,在村规民约中新增一条“婚丧嫁娶新风尚,少收彩礼不铺张”,同时明确彩礼数额不超过3万元。

  杨恒俊建议,法院要进一步加大普法进乡村的力度,通过普法移风易俗,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共促绿色发展 五粮液精彩亮相链博会彰显中国白酒“链主”担当

昨天,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再一次擂响“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金鼓,明确广州要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入境游市场加速回暖

相比于集装箱、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的自动化显得尤为艰辛。件杂货货种情况复杂,人机配合多,在件杂货领域实现自动化,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为了实现件杂货领域的信息化再到自动化,彻底实现“人机分离”,近年来西联公司科研团队展开了系列研究攻关。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学子仲佳宜一边等待着新的录取通知,一边手握几份通知书,在进行着最后决策,“要去香港还是英国的布里斯托或者伯明翰”。仲佳宜从小跟着在印尼雅加达工作的父母在海外读书,回国后,先后尝试了不同类型学校,直到最后来到中加学校,“小学、初中我数学成绩特别差,也没参加中考,到国际高中后,就像突然开窍了,我的各个学科成绩都好了,人也更自信了,我觉得这是系统转变带来的。”但她透露,自己的弟弟妹妹都选择了国内高考。

中国和新西兰举行第12次两军战略对话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军称:“以前高铁的布局是放射状的,旅游都要到中心站来,换乘支线去其他站。现在有了环线,多中心的格局就形成了,环线高铁的运营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砍伐自然原因死亡损毁林木是否会构成犯罪?最高法回应

不只是太坪村,经过动员宣传,垃圾分类投放已经融入了两河口镇村民的生活。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两河口镇12个行政村、125个村落将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理念宣传到各家各户,垃圾分类成了村里的“新风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